成交量在股市分析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我们可以从几个核心观点来理解它的应用:
一、 成交量的核心价值与警示
难以作假:
市场中各种信息都可能被用来迷惑投资者,但成交量相对难以造假,是判断行情的重要依据。趋势先兆:
成交量常常领先于价格变动,放量通常是价格变动的先兆。辅助工具:
它是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,帮助我们辅助判断,减少被假象欺骗的风险。定位准确:
虽然成交量很重要,但它主要是辅助判断行情,行情本身才是第一位的。过度依赖成交量,反而可能出错。综合运用:
主要用它来辅助判断买卖信号的质量,但切勿本末倒置,更不能脱离其他因素凭成交量单独决策。二、 成交量在不同位置的解读
低位放量:
如果股价处于相对低位区域出现放量,通常预示着上涨行情的可能性很大,可能是新的买入机会。高位放量:
如果股价处于相对高位区域出现放量,则继续上涨的概率较低,需要警惕可能的下跌风险。三、 具有参考价值的经典放量模式
以下三种放量情况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:
突破长期均线后的放量:
股价经过充分调整后,向上突破重要的长期均线(如年线),若此时伴随成交量放大,往往预示着一轮上涨行情即将展开。突破长期盘整区后的放量:
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后,向上突破一个长期的横盘整理区域,若伴随放量,表明上涨空间可能被打开,后市值得期待。突破颈线位后的放量:
在形成某种反转形态(如头肩底)后,股价突破颈线位时若能放量,是确认形态有效、上涨趋势可能启动的信号。四、 其他情况的放量
除了上述经典情况外,在其他背景下出现的异常放量,其含义往往复杂,需要结合更多因素分析,贸然判断风险较大。
总结: 成交量是分析的重要一环,但必须结合股价所处的位置、形态、均线等多种因素综合研判,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脉搏。
图片
观察成交量时,有几条经验值得牢记:
后量超前量
:这是判断趋势持续性的重要信号,量能持续放大通常意味着上涨动能还在。一浪高一浪,量升价不涨
:如果成交量还在增加,但股价却停滞不前,这往往是主力资金开始撤离的迹象。这些规律在分时图上尤其有用。比如,如果某只股票在尾盘突然放出巨大成交量,试图把股价推高到全天最高点,但最终股价却没有达到那个最高价,这通常是个危险信号。这种情况发生时,第二天该股低开的可能性非常大。如果同时其他技术指标也显示行情可能见顶,那么这只股票短期内大幅回调的风险就很高。历史上有过类似案例,比如上证指数在2010年11月11日就出现了尾盘放量未创新高的现象,随后市场确实经历了一路下跌。
归根结底,有两点非常基本但至关重要的规律:
在上升趋势中,成交量通常是持续放大的。在下降趋势中,成交量则往往是持续萎缩的。理解并运用这些成交量变化的基本原则,对判断市场方向很有帮助。
图片
图片
股票上涨通常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像爬楼梯一样,一步一个台阶地向上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会看到股价一个顶比一个顶高,回踩的底也越来越高,同时伴随着成交量的变化——在顶部附近放量,在底部回踩时缩量。
我们把这种波浪式上涨中,前一次上涨的成交量称为“前量”,后一次上涨的成交量称为“后量”。理解“前量”和“后量”的关系,对于判断趋势很重要:
后量大于前量
: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,表明推动股价上涨的能量在增强,股价很可能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。后浪放量突破前浪顶部
:如果股价在后一次放量上涨时,恰好突破了前一次上涨的最高点,这通常意味着上涨动力更足,未来的上升空间可能会更大。持续放量
:只要每一波上涨都能保持成交量放大的态势,股价就有望持续上涨。这种“量价齐升、逐浪推高”的模式,正是主力资金(庄家)常用的操作手法。他们通过在低位吸筹、高位派发的方式滚动操作,既赚取了差价,又一步步将股价推高。
图片
就像图里显示的那样,当股价在持续放量的过程中上涨,并且每次上涨的成交量(后量)都大于前一次(前量)时,有两个比较不错的买入时机:
在股价上涨一段后出现缩量回调时介入。当股价放量突破前期高点时也是一个好的买点。这基本上描述了股票在上涨过程中,成交量的一种理想状态。如果一只股票背后有主力资金运作,那么很大概率(约80%以上)会呈现出这种成交量不断攀升、后量超过前量的模式。但如果一只股票虽然也在上涨,但成交量并没有呈现后量超前量的特征,那就要多留个心眼了,这可能是个诱多陷阱。
当然,即使看到后量大于前量,也要辩证地看。特别要注意那些成交量放得特别巨大的股票(如图所示),有时候过大的量能也可能隐藏风险。
图片
在运用“后量超前量”这个看似可靠的战法时,我们必须警惕一种陷阱:有些股票虽然成交量节节攀升,量能巨大,但股价却涨幅平平。这种情况千万不能买!想想看,如果主力真有如此大的购买力放出巨量,股价早就该涨停了。对比之前放量时的涨幅,你会发现这次放量本应有更大的爆发力,却没动静,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主力在通过“对敲”(自己买卖)来制造放量假象,实则悄悄出货。
因此,在依赖主力操作“后量超前量”模式时,要特别防范这种骗局。
当然,“后量超前量”本身被认为是炒股的不败绝技之一,其图形特征是股价波浪式上升,后一浪的成交量大于前一浪。如果后一浪放量时恰好突破前一浪顶部,那通常预示着股价会继续上涨。
从市场意义看,持续放量的上升浪能支撑股价持续上行,且一旦放量突破前高,上升空间可能被打开。庄家也常利用这种滚动操作手法,在推高股价的同时获取差价利润。
图片
但记住,识别真伪是关键。
无论市场成交量如何,一旦关键的支撑形态被跌破,比如均线、趋势线、颈线或箱体下沿,无论你之前是盈利还是亏损,都必须果断离场。这叫破位必出”。
同样地,在股价底部区域横向整理时,无论有无量能配合,只要这些关键形态(均线、趋势线、颈线、箱体上沿)被有效向上突破,就应视为买入信号,积极跟进。
图片
另外,要特别留意高位出现的极端K线。如果在高价区出现一根大跌的长阴线,之后的两根大阳线都无法将其完全吞没,这通常意味着股价已经到达顶部,应立即清仓。此外,在高位区域,无论消息面好坏,只要出现成交量异常巨大的大阴线或大阳线,都可能是头部形成的信号,务必提高警惕。
这些图形形态看似简单,实则揭示了市场运行的深层规律。它们不仅教会我们具体的买卖技巧,更重要的是,引导我们学会理性地看待股市的波动,并在不确定性中寻找和把握机会。
图片
那么,从这些看似简单的图形形态中,我们能真正学到什么呢?相信聊到这里,大家已经感受到这些投资形态的魅力所在了吧?它们就像一面镜子,简单的外表下,映照出市场运作的深层规律。
学习这些形态,我们获得的不仅仅是具体的买卖操作技巧,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,它教会我们如何以一种更理性的心态去看待股市的涨跌,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波动中,敏锐地捕捉到潜在的机会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网app官方最新版本介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